为避免司法资源浪费,进一步提高送达质效,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针对民事案件中部分受送达人逃避甚至拒收法律文书的现象,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人民法院借鉴之前执行会战的成功经验,开启送达会战。
新城法院牢牢树立工作“一盘棋”思想,结合当地实际,以“2+3+2”模式明晰会战路径,将送达工作由“分散式”向“集约式”推进。
该院在立案庭成立了“两个送达组”,由分管副院长亲自带领,在集中送达之前对尚未送达应诉文书的案件进行排查,逐案制定送达方案。
在会战行动中,努力做到“三个严格规范”:严格规范信息登记,认真审核诉讼当事人的住所地址、联系电话和从业地点等详细信息;严格规范送达程序,注意程序的完整性、链接性,避免瑕疵问题的出现;严格规范送达行为,规范着装和文明用语,不得对当事人提出的案件如何办理等问题随意发表看法,打消当事人可能出现的“钱权情”案件顾虑。
实行“双保险送达”,对外出务工、经商而经通知尚未领取文书的当事人,特别要求原告进一步提供对方当事人的联系电话、地址,以便准确送达到位;对确实不能提供或联系方式有变动的当事人,由送达干警通过向家属、邻居了解,掌握被送达人的联系电话、地址后,通过电话联系、邮寄送达等方式将应诉、开庭情况告知当事人。
此次送达会战行动有效地解决了重复送达多、法院干警精力分散等难题,节省了案件办案成本,减轻了当事人讼累,进一步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为新城区法院稳步提升司法公信力增添了新的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