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下午,全国人大代表、库伦旗库伦镇上勿兰嘎查党支部书记罗海棠(中)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政府工作报告实事求是,分析面临的问题深刻透彻,部署今年的工作重点突出,是一份求真务实、改革创新的好报告。
2016年,内蒙古法院积极应对受理案件快速上升的态势,统筹协调、攻坚克难,案件质效不断提升。全年共受理各类案件688308件,其中新收案件576806件,审(执)结603636件,同比分别上升17.77%和33.80%,创历史新高,为自治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提供了有力司法保障。在今年的全区两会上,内蒙古高院工作报告以93.98%的比例高票通过。
亮点一 服务大局有新成效——访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多蒙德冶金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 石 磊
围绕内蒙古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全力抓好服务保障。全年诉前化解涉“两重”案件1835件,依法审理2206件,依法保障重点工作、重点项目顺利推进。针对李克强总理等中央领导高度关注的赤峰市红山区铁南棚户区改造涉民生重点项目,三级法院坚守法律底线,对棚改工作最大限度予以支持,使涉及居民7300户2.6万人、企事业单位227家、房屋93万平方米的重点项目顺利推进,得到最高法院的高度评价。阿拉善盟中院把“五大任务”融入审执工作,帮助企业化解房屋库存1万平米,消化债务1.5亿元,支持企业走出困境。
代表点评
2016年,全区法院围绕“两重”顺利实施,努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着力加强风险防范,努力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为自治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作出了重要贡献。各级法院主动与地方党委政府经济管理部门建立长效联系机制,及时收集掌握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结合审判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司法服务保障措施,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
亮点二 执行工作有新突破——访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组织部部务委员 邓 伟 内蒙古法院共受理执行案件210898件,执结177641件,同比上升100.46%,执结率84.23%,同比上升23.52个百分点;执结标的额601.6亿元,同比上升141.65%。“执行年”中,全区法院严格依法执行,敢于碰硬,用足用好执行强制措施,依法判决拒执罪62人,司法拘留12542人次。“执行年”工作得到最高法院的充分肯定,周强院长批示在全国法院推广经验,把内蒙古作为中西部省区基本解决执行难的示范地区。法院铁腕抓执行工作入选2016年全区十大法治事件。
代表点评
内蒙古法院开展“执行年”活动,是历年来力度最大的一次,各级法院惩治“老赖”力度大,震慑作用大,成效非常显著,这在执行工作史上是一个新突破。据我了解,最让人感动和难忘的是广大干警的勇于担当和敢打硬仗精神,记得有一位女法官,因突发急性阑尾炎住院,在住院期间接到了申请执行人提供的执行线索,她立即脱下住院服前往现场将被执行人“逮个正着”,被执行人为其忘我精神深深折服,当场履行了义务。
亮点三 司法为民有新举措——访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自治区妇联主席、党组书记 胡达古拉
2016年,内蒙古法院始终坚持民生优先原则,对事关人民群众,特别是涉弱势群体的案件实行快立快审快执。各级法院一审审结消费、教育、医疗等案件56271件,民间借贷纠纷88693件,劳动争议、追索劳动报酬案件9197件,交通肇事、重大责任事故案件1890件,医患纠纷308件。特别是针对年终岁末农民工讨薪难等民生问题,在全区部署开展了“涉民生专项执行活动”,执结案件2271件,金额4.8亿元,群众切身利益得到有效维护。各级法院深入田间地头、厂矿社区开展巡回审判,共巡回审判案件89234件,将大量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让群众体会到司法为民温暖。
代表点评
作为妇女儿童工作者,我很关注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工作,包头市达茂旗法院针对家庭暴力案件颁发的全区首份人身安全保护令,入选2016年全区十大法治事件,我感到这是对妇女权益以法制强制力为“后盾”的特别保护。希望内蒙古法院严厉打击侵犯妇女儿童人身权益犯罪行为的同时,探索建立多部门合作联动机制,防止和减少妇女儿童权益遭受侵害。
亮点四 司法公开有新途径——访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所党委书记、副所长 朝 克
内蒙古法院实现了生效裁判文书依法全部上网公开,比最高法院要求提前两年,累计上传裁判文书540923篇,其中蒙文裁判文书1596篇。深入推进庭审直播,全区法院共直播案件3605件。巴彦淖尔市中院的阳光司法排名位列全国法院前10名。呼伦贝尔市、包头市中院与中央电视台密切合作,录播了12期庭审等专题节目,社会反响良好。全面推广额济纳旗法院利用群众身边典型案例制作成蒙汉双语电视短片的经验,有力推进法制内蒙古建设。
代表点评
近年来,内蒙古法院高度重视司法公开工作,公开的力度一年比一年大。让我感受最深的是,2016年,全区法院大力推进审判流程公开、裁判文书公开、执行信息公开,使审判权始终在阳光下运行。下一步,希望全区法院在深入推进“三大平台”建设的基础上,重点在完善和应用上下功夫,在探索推进庭审直播公开上下功夫,努力打造实时互动的信息化载体,进一步提升司法公信力。
亮点五 案件质效有新提升——访全国人大代表、巴彦淖尔市民族歌舞剧院副院长 姜 兰
去年,内蒙古法院坚持放权与监督并重,在推进司法改革过程中,对重大疑难复杂案件进一步强化审判管理、强化院庭长监督指导、强化案件质效提升,确保公正高效。内蒙古法院一审服判息诉率92.87%,同比上升1.07个百分点;执行标的到位率同比上升16.66个百分点。审判质效主要指标明显向好。通过院庭长直接办案,让优秀审判资源回归一线。去年,内蒙古各级法院院庭长共办案224227件,占全区结案数的45%,同比增长105.4%。
代表点评
近年来,内蒙古法院把加强审判管理作为提高案件质效的最重要抓手,紧盯不放。2016年,全区各级法院按照高院提出的“三个强化”要求,进一步强化审判管理,强化院庭长监督指导,强化审判质效提升,做到放权不放任,管理必严格。特别是对于重大敏感、疑难复杂案件,更是强化院庭长的监督指导作用,切实发挥了审判管理在深入推进司法改革中的重要作用,审判质效明显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