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要闻
谁执法谁普法:赤峰市中级人民法院普法工作纪实
  发布时间:2017-11-22 19:24:37 打印 字号: | |

近年来,赤峰中院积极发挥审判工作的宣传教育职能,为推进法治建设 促进和谐社会做出了应有贡献。

领导积极做表率

为提高干警对普法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深入推进普法工作,赤峰中院领导亲作表率,积极参与各项普法工作。

潘永如院长带领审委会专职委员及业务部门负责同志与“中国法治”合作开展了在线回答网友法律咨询活动,活动持续4个小时,在线回答全国网友提问270条,受到广泛好评,人民法院报以《赤峰将法律服务送进千里牧场》为题进行了整版报道。

执行局长孟宪业带领干警在新城区繁华路段发放有关执行工作的宣传资料,同时回答过往群众的法律咨询,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解答咨询30余人。

纪检组长鲍景文,专委苗润生分别带领各业务部门负责同志在市广播电台直播间与听众互动,现场解答听众提问。

形式多样效果好

经常派出法官深入街头、社区、农村进行法律宣传和法律咨询活动,及时了解群众诉求,就地化解矛盾纠纷。

定期举办“法院开放日”活动,邀请市区各院校师生和武警官兵走进法院,旁听庭审,感受法律。行政庭到红旗中学开展“模拟法庭”,为师生们以案说法,孙艳红法官多次到公安、工商部门开展法制讲座,有效提高了行政机关的执法能力;办公室主任朱旭光分别到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和红旗中学开展法制讲座,用生动的案例结合自身感悟教育学生们要遵纪守法;刑一庭庭长黄世东到松山职业技术学校开展法治讲座;刑二庭庭长霍国清到元宝山区委政府授课,阐释有关职务犯罪法律法规;韩跃杰专委带领民三庭法官走访重点企业进行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的普及。

大力开展巡回审判,把庭审开到社区、乡村和边远的农村牧区,在审理案件的同时,扩大法制教育的覆盖面。 与市委党校联合成立了 “法治教育基地”,将优秀法官纳入师资库,利用庭审对行政机关执法人员进行法治教育,进一步增强他们的法治意识。有一起巴林左旗公安局为被告的行政案件,全市200余名派出所长和教导员到庭旁听;每年定期组织在市委党校学习的青干班学员到赤峰中级法院旁听庭审,进行法治理念教育;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旁听庭审,使社会各界更加深入了解法院工作。 除了利用讲座、庭审等传统方式进行普法宣传,还针对互联网传播速度快、受众广泛的特点,运用自媒体加大普法力度。全市两级法院全部开通了门户网站、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平台,实时发布审判执行动态以及评估拍卖公告。去年5月,赤峰中级法院官方微信平台刊发的一篇执行战报阅读量达到了3万多人。

在全市法院建立了新闻发布会例会制度,要求市中级法院每两个月召开一次例行新闻发布会,基层法院每季度召开一次例行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各界公布法院各项工作开展情况,满足了公众知情权,增加了法院工作透明度,进一步加大了普法宣传力度,赤峰中级法院被市政府表彰为“新闻发布工作先进单位”。

创办了期刊“赤峰审判”和“灋兿”,免费向公众发放,丰富了法律服务载体,有效普及法律知识和弘扬了法院文化。拍摄了微电影“彼牛”,被最高法院表彰为“全国法院优秀微电影。与市电视台合办开办“法院在线”专栏,每半个月播出一期,时长10分钟;在《内蒙古晨报》开辟了“普法专栏”,每周一期刊登普法宣传稿件;邀请《红山晚报》在市中级法院设记者站派记者常驻,及时报道法院各项工作动态。

积极参与普法活动

积极参与市委市政府职能部门组织的各种普法宣传和法律服务活动。派出资深法官到社区参与“四官一律”进社区活动,为居民开展法律知识讲座;派出干警参加“赤峰市六进社区志愿服务集中行动”,深入社区开展法律宣传和法律咨询,受到社区居民的欢迎;派出80余名干警参加“赤峰市普法志愿者送法下乡活动”,主动进行法律咨询。

在不断努力下,赤峰法院普法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大量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审判执行工作质效不断提升,促进了赤峰市的法治建设和经济发展,同时也为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打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责任编辑:马群
  • 联系我们: 立案电话:0471-6986013/6986014 投诉举报:0471-6986616 / 6986642 地址: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南二环3号 邮编:010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