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高院党组书记、院长杨宗仁在第二十一次全区法院工作会议上强调,智慧法院建设是人民法院工作的主要引擎和强劲动力。为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推动全区法院信息化建设水平再上新台阶,全体与会代表于8月28日上午,前往赛罕区法院对其信息化建设成果进行现场观摩。
为落实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信息化建设的指示精神,赛罕区法院开拓思路、锐意进取,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深入推进现代科技和司法实践的深度融合,着力打造网络化、阳光化、智能化为一体的智慧法院,有效地提升审判管理和工作质效,为满足人民群众司法需求提供了更加方便、高效、快捷的技术支撑。
此次参观主要分为智能化诉讼服务、智慧法庭和无纸化办公三个单元。在智能化诉讼服务大厅,赛罕区法院建设了诉讼服务自助终端、诉讼风险评估终端、诉状自助生成终端等,当事人可通过网上自助诉讼服务,接受个性化风险告知、智能生成诉状、实现自助立案,为当事人立案提供极大地方便。赛罕区法院的智慧审判系统结合了先进的音视频处理技术、语音识别技术、数据协同交互技术,实现庭审同步录音录像、智能电子笔录、电子质证三大应用,实现审判过程的全部留痕与管控,最大限度地保证审判的完整性、真实性。赛罕区法院在实行无纸化办公以来,整个案件审理过程均在网上办理,从立案、开庭到文书编写的各个环节,电子卷宗随案生成,纸质卷宗材料不再流转,法官和律师在查阅卷宗时,需要分别进入到法官阅览室与律师阅卷室进行电子阅卷,实现办案过程全部留痕。
参观后,与会代表均表示赛罕区法院的信息化建设工作赶超前列,为其他兄弟法院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新思路,值得借鉴学习,此行很受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