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
内蒙古高院党组书记、院长杨宗仁按照全国高级法院院长座谈会议程安排,以视频形式向会议介绍了内蒙古法院一站式建设情况,翁牛特旗人民法院做了连线汇报。
内蒙古法院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最高法院工作要求,紧紧依靠党委政府,立足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实际,推进具有“草原特色”的一站式建设,为内蒙古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一、坚持巡回审判
发扬新时代“马背法庭”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设立黄河流域司法生态保护基地、旅游法庭、沙漠法庭等,深度参与环境资源治理。充分发挥巡回审判车、诉讼服务110、“流动人民法庭”服务基层群众的重要作用,深入田间草场、牧民毡房,开展诉讼服务、纠纷化解工作。100多台巡回审判车和车载科技法庭已成为常年奔驰在草原上的正义使者。全区法院精准对接偏远地区人民群众司法需求,设置358个人民法庭,120个巡回审判点,构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诉讼服务体系,保证群众不受地域限制享受普惠均等的诉讼服务。
二、坚持党建引领
以翁牛特旗法院为代表的内蒙古东部区法院,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模式,以嘎查、党支部、农牧民党员中心户为单位,总结提炼了“三四五”融合党建工作法,在艾力、社区、重点企业设立法官便民工作室,联动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中的强大合力,形成党员共管、纠纷共解、平安联创的党建引领网格化乡村治理体系,有效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工作目标。2019年全区有31个法院收案数同比下降,其中翁牛特旗法院效果尤为明显,受案数实现“三连降”。
三、坚持源头治理
以巴彦淖尔市临河区法院为代表的内蒙古西部区法院,从“法院主推”到“党委主导”,各基层法院主动融入诉源治理大格局,全区109个旗县法院推动旗(县)党委成立矛盾纠纷化解中心135个。形成党委领导、政府支持、多部门参与,一个窗口对接,一揽子解决问题的多元解纷格局,大大缓解了法院案件压力。今年初,最高法院领导在视察临河区法院时,对该院推动党委、政府成立 “一站式多元解纷指挥中心”给予高度肯定。围绕市域治理的法治资源需求,自治区高院定制开发了“内蒙古自治区行政审判案件数据库”,已移交给自治区人民政府,供全区各级行政机关和各界群众参阅,为市域治理提供了法治支撑。
四、坚持智慧推动
确定“五化”具体目标,实现传统与智能服务深度融合。2019年以来,全区法院网上立案3.7万件,超过前五年总和的三倍;跨域立案服务2800件,“跨域审判+”为疫情防控常态化提供了有力司法保障;统建三级法院集约化蒙汉双语电子送达平台,翻译了蒙文版民法典,建设了蒙古语诉讼服务网站,充分保障了少数民族群众的诉讼权利;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人案事大数据分析平台”,建设了“内蒙古法院发改案件分析平台”,组织编写类案裁判规则,与《办案程序指引》配套,促进全区法院裁判尺度统一。
下一步,内蒙古法院将认真贯彻本次会议精神,学习先进地区的好经验,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大力弘扬“蒙古马精神”,努力提升化解矛盾纠纷水平和服务群众能力,不断书写内蒙古法院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