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
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国庆期间,央视CCTV-12《天网》栏目播出的《正义之星》由最高人民法院政治部、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局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社教节目中心《天网》栏目联合制作,全国27个法院参与拍摄,讲述了邹碧华、周春梅、黄志丽、赵鑫等18位模范法官的先进事迹,呈现了人民法院队伍,用青春和热血铸就一座座不朽的精神丰碑。
内蒙古法院干警在假期追了这部剧,18位正义之“星”就成为了大家心中最耀眼的明星,让我们来看看大家的追“星”感悟吧。
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 李婧
上学时老师说过的:“挥法律之利剑,持正义之天平,除人间之邪恶,守法坛之圣洁”犹在耳边,毕业多年后加入法院队伍终于得偿所愿。从入职培训到现在的司法行政工作岗位,总是埋首案头,日子过得平淡而充实。国庆期间没出门,记得公众号上说每晚都播《正义之星》,看完这六集,被“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王小莉从最苦最累的书记员,成长为在维护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合法权益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法官的经历所感动,被执行现场中赵鑫法官沉稳果决、有理有据地捍卫了法律尊严、判决权威的工作方式所激励。
司法为民不仅仅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需要我们真正放下架子,俯下身子,从空谈理想的学生时代走出,投身于那些看似无趣的琐碎工作之中。我们应当坚信,我们度过的每一个加班的夜晚,敲出的每一个斟酌的文字都在让我们越来越靠近那个曾经看似遥远的法治梦想。
呼和浩特铁路运输法院 张小莉
作为基层法院的法官,把矛盾化解在萌芽阶段是我们的审判工作重点。要提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因为基层法院是最先接触当事人的地方,要善于运用好群众方法解决群众难题,用真心真情诠释法律的真谛。
作为一名综合审判庭的工作人员,我对此更有感触。在面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时,应贯彻“教育、感化、挽救”司法理念,审判时注重从孩子、家庭角度出发,促进家庭社会的和谐,把情、理、法更好地融入审判当中。以真情化解矛盾纠纷,注重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有的放矢,把老百姓的安宁放在首位,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放在心中,让法律的温度温暖每一位当事人。
巴彦淖尔市临河区人民法院 崔维月
一个名字就是一颗星,群星璀璨,燃亮正义的天空。专题片中的18位法官,用他们的亲身经历向我们诠释了信仰的力量,他们把毕生精力都投入到追求公平正义上。正是这样的一群人,用实际行动激励我们应该践行司法为民宗旨,扎根基层,不忘初心,无私奉献,践行使命,打通司法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把法律服务送到群众的家门口,让法治的阳光照耀在祖国的每一个角落。
乌拉特前旗人民法院 郝 军
《正义之星》给我上了生动的一堂课。这是一堂信仰课:信仰不是高高在上的教条,而是脚踏实地的付出;不是堂而皇之的空话,而是深耕于心的坚持。这是一堂奋斗课:奋斗并非“躲进小楼成一统”,而要将小我融入大我,践行使命,勇于担当。
榜样出自平凡、模范就在身边,作为一名基层法院的司法行政人员,虽然不在审判工作一线,但我们仍然要高标准做好司法行政工作,为审判执行工作提供坚实的保障。在工作中,要主动对标先进典型,汲取榜样力量,坚定法治信仰,用实际行动诠释一名基层政法干警的赤子之心!
根河市人民法院 张可慧
从小我就有一颗武侠梦,渴望仗剑天涯、除暴安良。大学毕业后,我顺利进入法院工作,成为了一名法官助理,从此,公平正义便成为我的不懈追求。就像《正义之星》里的周春梅,秉持说实话、办实事、脊梁不弯的工作理念,像珍惜生命一样珍惜法官的节操。她,就是我的榜样。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将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体现在坚守法治信仰、严格公正司法的审判实践中,将满怀热情投入到“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感受到公平正义”的执着追求上,用实际行动捍卫公平正义。
阿荣旗人民法院 裴利超
有人说,做一名新时期的合格法官,任重而道远。工作七年来,我觉得要做到“合格”二字,最重要的是“廉洁公正心如止水,无私奉献敢为人先”。
保持一颗平常心,不骄不躁,时刻以为民服务者的心态,依法办案,循章做事,确保每项工作、每个环节都处于有效约束之下。“不诱于誉,不恐于非”,在情与法之间秉持正义,坚持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并重,在案件的裁判结果上追求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合格法官就要用公平托起手中的天平,用正义捍卫法律的尊严。
鄂温克族自治旗人民法院 乌云新吉乐
秉持着对法律专业的热爱和法官职业的敬仰,大学毕业后我有幸考入了法院。当自己真正踏入法院门,成为法院队伍的一员时,深知其责任、担当的不易。在法院工作的七年间,逐步成长成熟,但与这些模范法官们相比,还相差甚远。自身存在很多不足,比如创新意识不足,工作主动性不高,对待当事人不够耐心,年轻气躁等等。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需要坚持做好“六个多”,即多看、多听、多想、多问、多做、多一份耐心。
法官是我一生热爱的职业。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将以那颗正义之路上的璀璨之星为目标,为法治事业贡献自己毕生之力!
通辽铁路运输法院 刘 丽
由于掌握朝汉语言,吕仙华被大家称为“双语法官”。基层的案件都是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的小问题,但是处理不好就会激发大的矛盾。她说,她希望她的案件都能够化解矛盾,而不是通过判决结案。吕仙华用她多年的调解经验,化解了无数矛盾,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和谐稳定与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她将司法为民情怀融入到了自己的血液当中,用一个个生动的案例告诉我们——在人民群众中建立深厚的司法情感,才是司法的最终归宿。
今后,面对困难,我要树立起迎难而上的决心,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就要找差距,补短板。面对挑战,我更应该勇于应战,机遇永远与挑战并存。对于一个法官来说,办案,并不是写下几页判决书那么简单,通过审理案件,要让人民心中对司法有敬畏,有感情。司法为民,公正司法才是司法者的品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