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艳红曾任赤峰市中级人民法院行政庭庭长,她推动建立赤峰市法治教育基地,有效促进了法治政府建设;大力推行行政首长出庭应诉制度,及时化解行政机关与群众矛盾;创办《行政审判白皮书》《行政审判通讯》,定期召开行政审判和行政执法交流会,指导行政机关依法行政。
2021年9月,孙艳红到赤峰市翁牛特旗人民法院任职。她积极传承和发展“马背法庭”优良传统,大力推行诉前调解,以多元化的方式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聚焦主责主业“提质增效”这一关键点,制定相应举措,使翁旗法院审判执行质效稳居自治区法院系统前列。以创办期刊《翁法审判》为载体,积极打造“学术型”法院,促进干警业务交流,增强法院学习氛围。以“蒲公英”女法官宣讲团为抓手,主动延伸司法职能,大力开展普法宣传,进一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不忘初心有信仰
什么是信仰?她曾说信仰应该就是理想,是一个人最初的本心。一个共产党员,不忘初心,坚守信仰,就是不忘入党时的铮铮誓词;一名法官,不忘初心,坚守信仰,就是牢记刚做法官时所立的誓言。她的信仰很朴素很简单,就是坚守良知,做一个有信仰、有情怀、有温度的法官。作为一名从事审判业务26载的党员法官,她一直惩恶扬善,以良知作为情感标尺,用法官应有的法律素养宣示社会主流价值观。她说她一直记得上大学的时候,中国政法大学的校长曾经在课堂上讲过这么一句话:“你们是学法律的,如果将来做一个公正严明的法官,那么这个社会就因为多了一个好法官而变好了一点点。”这句话一直在无形中激励着她,也是她作为一名法官的初心和信仰。
回到生活中,作为一名母亲,她总是忙得团团转,在抚育儿女上不免有所缺失。有一个周日趁着孩子午睡,她跑回单位加班,返回家在楼梯上就听见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声,原来是孩子醒了,把小塑料玩具吸入鼻孔,幸好送医及时,才无大恙。在一个飘雪的冬夜,即将入睡的孩子忽然对依然奋笔疾书的她说“妈妈你真棒,我们同学都喜欢你给我们讲的《做法官真好》,大家都好羡慕我!”孩子说这句话的时候,眼神里洋溢着开心和幸福,这源于孩子学校要求家长给同学们上一节职业素质教育课,她在课上讲了自己20多年来从事法官生涯的喜怒哀乐、信仰与理想,讲了下乡、开庭、调解的琐碎点滴,没成想俘获了一群少男少女的心!这就是法官职业的魅力!虽然对于孩子她有所愧疚,但在人生的引导上,她给孩子们树立了榜样。她说,人这一生,总有一些事情是需要用心坚守的。
奋发进取有情怀
她坚持秉公执法、服务大局,办案力争情理法统一,再难办的案子她也有思路、有方向,有合法合情合理的解决办法。近几年,赤峰市城区陆续开工一批重点建设项目,涉征收拆迁类案件大量涌入法院,涉案人数众多、牵扯利益复杂、审理和维稳压力都比较大。她带领行政审判庭配合辖区基层法院组成“法官工作室”进驻项目,指导基层政府依法行政。在建设铁南大街期间,她带领干警数十次赶赴现场,将指导会直接开在施工现场,累计化解矛盾纠纷数百起。
几组数字可以直观地描述她这几年的工作情况:
——多次受邀为党校青干班、县委书记培训班授课,开观摩庭或者进机关、进校园开展培训,累计培训行政执法人员和党校学员、大学生万余人次,讲稿总字数近三百万字。
——连续9年撰写赤峰市行政案件司法审查报告白皮书。每年均得到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
——创办并刊发《行政审判通讯》35期,指导辖区行政执法审判,主编《行政审判操作规范》,赤峰市人大七部法规的立法建议,赤峰市政府咨询意见,累计字数百万余字。
——发改案件分析会,审判实务研讨会,司法执法座谈会,新难问题碰头会,案件文书评查会,重点工程项目保障会是她的日常工作。
她担任行政审判庭庭长后,审核案件近2000件,入额后承办案件近300件,提出了建立法制教育基地、行政首长出庭应诉常态化建设、健全源头、联合化解行政争议、信息共享机制等务实举措,许多措施是自治区首创。简易程序审判,集中管辖试点,民行案件一并审理,为《行政诉讼法》的修改以及行政审判体制改革夯实了基础,赤峰法院行政审判工作也成为全区的“标杆”。
近年行政案件数量快速增长,且审理难度越来越大,林地、草场确权纠纷,房产、矿山权属争议,案子五花八门,证据难寻,矛盾尖锐,她带领赤峰行政审判法官迎难而上,不懈努力,2013年行政审判庭被自治区高院记集体三等功,2016年记集体二等功,2018年被评为自治区行政审判工作先进集体,《人民法院报》两次整版报道了赤峰市中院行政审判庭的工作。
孙艳红一直保有热爱学习的心态,她带领行政审判庭干警撰写的裁判文书、典型案例和调研报告多次受到自治区、国家级奖励,她给市人大提供的立法建议,给市政府提供的专家意见,多次被作为重要意见采纳。她选择保持一种情怀,用一件件公正审判的案件,来证明她追求正义的初心和努力推动法治的决心。
敬业为民有温度
面对难度极大的行政审判,她也会积极寻找原则性和灵活性的最佳平衡点。加大培训力度,加强个案判后整改,加速平时执法疑难问题沟通,推行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都是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她推动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常态化,2020年赤峰市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是2014年的30余倍。行政机关领导的出庭次数逐渐增多,这对于依法行政意义重大,在行政审判的现场感受法律的尊严,表达对司法的尊重,维护法律尊严,这也有利于倒逼执法规范化,现在赤峰行政审判负责人出庭已经实现常态化发展,这都浸透着她的智慧与心血。
法律无情人有情,法官要有人情味,法律没有温度,但适用法律的法官可以有温度。行政案子的原告都是老百姓,在“民告官”面前都是弱势群体,在坚持公正审理案件的同时,孙艳红带领行政审判庭全体干警在庭审过程中加大调解力度,争取案结事了。有个案件涉及某旗中心广场拆迁,因为有人不服征收事项,导致案件一直在审理程序中,致使项目拖延五、六年无法落地,被征收人也无法回迁,原告当时与政府达成协议,房子作价后再添上几万元,就可以购买回迁楼房两处,但五、六年中房子一直无法建设,不能回迁,原告患脑瘤花光了所有积蓄,负债累累,她诉至赤峰市中院要求与政府解除合同,让政府给付其两处楼房同等地段的现价。这个案子面临着两个困难,一个是行政协议当时还没有专门的法律规范,第二个是各方均无过错,若现价给付,会引起其他被征收人效仿,极易引发大规模的连锁反应。孙艳红法官几经研究,多次与原被告协商,几次赴地方政府,最终参照同等地段的房子进行评估,扣除原来房子回迁评估时的作价,增值部分按照公平并适当照顾原告的原则进行了处理,原被告皆服,这样的事例对于她来说数不胜数。《半月谈》和中央政法委《长安》杂志对她的事迹进行了专门报道。
“让司法更有温度”,是人民法官应有的担当与作为,法官的心中应当充满正气,法官的眼睛应当蔑视特权,法官的肩膀应当扶持弱小,法官的两袖应当一片清风。她把最好的年华,献给了她最热爱的法官职业,献给了养育她的家乡,践行了她的初心和使命。今后,她还将继续在平凡的岗位上,不忘为民初心,牢记司法使命,敬畏法律,敬畏职责,敬畏权力,以梦为马,砥砺前行,终其一生书写法治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