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内蒙古自治区优化营商环境大会精神和上级法院“迎接二十大、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大讨论活动部署要求,切实把大讨论活动置于辖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局中来谋划推进。包铁法院党组高度重视,第一时间成立领导小组和四个工作专班,领导小组统筹部署,工作专班细化责任分工,层层抓好落实。出台大讨论活动实施方案,制定工作台账,按照活动阶段性要求统筹推进。
一是成立诉前调解“青年突击队”,架起化解社会矛盾的“第一道防线”。这支队伍成立62个工作日内,在诉讼前端分流案件156件,占比78%,诉前化解成功案件数量是上年同期的9.2倍,完成诉前、诉中鉴定41件,切实提高社会矛盾化解的针对性、实效性,最大限度减轻当事人诉累。
二是公证参与司法辅助再升级。该院与包头市安泰公证处进一步加强战略合作,在加强原有集约送达的同时,将电子送达业务全部委托公证处办理。同时,将公证处聘为本院特邀调解组织,共同参与诉前调解,加强社会矛盾源头治理。双方签订《提存合作协议》,降低案款管理廉政风险,提高案件执行效率。
三是推动“区块链证据核验”系统应用。区块链存证具有便捷高效、保密性强、成本低、可随时核验的特点。目前,该院正与包头市安泰公证处、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包头分公司等多家企业、机构协调沟通,希望在保证保险合同纠纷等领域开展战略合作。今后,该院将进一步开展诉讼证据链上调取,有利于查明案件事实的同时,不仅能显著减轻诉讼企业群众诉累,也能够大大提高全流程线上诉讼的运转效率,提升案件审判质效。
四是推动智慧法院建设,打造便捷诉讼新环境。大力推进信息化手段在诉前、诉中、执行程序中的应用,运用“人民法院在线服务”等在线诉讼服务平台,实现立案、送达、质证、执行约谈等程序的线上汇聚。疫情期间,该院线上立案17件,网上开庭13件(当庭结案7件),当事人足不出户即可参与诉讼,为当事人提供“零成本”司法服务。
五是加强规范指引,健全保障机制。制定出台诉前调解工作指引、诉前鉴定工作实施方案等工作规范和指引,推动诉前调解工作规范高效运行。切实保护企业合法权益和企业家人身、财产安全。发挥司法建议作用,助力企业堵塞管理漏洞,为优化营商环境保驾护航。
六是发布典型案例,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大讨论活动开展以来,该院梳理总结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案例,综合运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通过“以案释法”的普法形式,扩大典型案例的示范作用。在新媒体平台开设“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进行时”专栏,以短视频、微视频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实时报道该院有效措施、成绩亮点,让先进经验在内部推广,让舆论氛围在外部汇集,广覆盖、接地气地做好宣传工作。
下一步,该院将继续发挥职能作用,强化担当作为,找准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堵点、痛点、难点,着力以务实举措和创新机制,畅通诉讼服务渠道,切实把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各项举措落到实处,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