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16日上午,内蒙古高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各界发布全区法院发挥审判职能、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工作情况,并发布典型案例。内蒙古高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那澜主持新闻发布会。
“大讨论活动”开展以来,内蒙古高院迅速制定实施方案,专题部署推进,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为主体,法院全体干警参加,三级法院同步开展。全区法院坚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习活动,通过宣传海报、放置宣传展板、悬挂条幅标语、自媒体矩阵宣传等,营造出浓厚宣传氛围,推动集中学习阶段取得实效。
内蒙古法院通过开展问卷调查等六种形式,广泛开门纳谏,诚邀企业家、专业人士和广大群众提出意见建议。围绕审执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全区法院开展“长期未结案件清积百日攻坚”专项行动、未办结涉黑恶案件线索清理行动、涉企信访重点案件化解专项行动,部署开展“巩固提升年”活动、“蒙马奔腾2022”专项行动,推动各项工作水平全面提升。
此次发布会还发布了四件典型案例,涉及买卖合同纠纷案件、施工合同纠纷案件、破产撤销权纠纷案、破产重整案。这四起案例中,有的被执行人确无能力一次性全部履行执行案款,人民法院充分践行善意文明执行理念,按照审慎谦抑、平等保护、用法灵活、严格审查等原则,确保申请执行人能够兑现胜诉权益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强制执行对被执行人正常生产经营的影响。有被执行人拒不履行且拒绝报告财产情况的,人民法院依法高效、精准、精细打击规避、抗拒执行的行为,及时保障了胜诉当事人实现合法权益,促进了诚信社会建设。有涉及民间借贷、债权转让以及破产撤销权多种法律关系的,人民法院经综合分析判断,较好地平衡债权转让人、债权受让人及破产企业各方权益,既促进了产权保护,营造市场主体诚信经营的氛围,也体现了对营造稳定、公平、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服务和保障作用。有在资不抵债无法继续经营的情况下,债权人向法院提出破产清算申请的,人民法院积极通过重整制度对企业进行挽救,最后成功救活了困难企业、稳住了就业、减少了债权人的损失,使企业重新焕发出新的活力。
自治区人大代表、内蒙古恒茂物资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樊小平通过直播形式观看了此次新闻发布会,她表示,近年来,内蒙古法院在强化便民诉讼、审慎文明执行、智慧法院建设等方面所做的大量工作,让越来越多的市场主体感受到了司法的温暖和力量。期待内蒙古法院更加精准地服务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强与市场主体的点对点联络,为市场主体轻装前行提供司法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