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力做好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乌海中院坚持“创新+”服务理念,以“四个着力”跑出服务保障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加速度”。
一是着力提升涉企案件审执效率。组织开展“巩固提升年”活动,常态化开展日监测、周通报等制度。大力推广应用智慧法庭系统,新建互联网法庭,案件审理效率极大提高。截至3月25日,全市法院新收一审民商事案件1857件,审结1088件,平均结案天数61天,同比减少7天。于3月初组织开展“雄鹰‘寅’春”涉金融案件集中执行行动,截至3月25日,共执结案件81件,执行到位金额34331.38万元。建立“司法拍卖+网拍辅助”模式,缩短财产变现周期。
二是着力提升诉讼服务效率。开通涉企诉讼“绿色直通车”,对涉企案件优先立案、优先审理、优先执行。坚持速立、速送原则,全市法院网上立案平均审核时间由过去的7天缩短至2.06天。印发《诉讼费用退费工作指引》,缩短退费周期,缓解企业资金周转压力。
三是着力提升矛盾化解效率。大力推广“诉源+快审”解纷模式和人民法院在线调解平台,着力打造“矛调中心”“社区法官工作室”等线下调解平台,构建起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矛盾纠纷调解机制。海南区法院与巴彦陶亥镇联合共建“无讼乡村”,就地化解矛盾纠纷。截至3月25日,共诉前调解案件218件,调解成功153件,调解率70.18%。
四是着力提升普法工作效率。3月初,组织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三个一”活动(即:对口联系一批骨干企业;每年至少为辖区重点企业上一堂法治课;每年至少组织一次民营企业调研),截至3月25日,中院班子成员已联系9家企业,实地走访3家,帮助解决涉法涉诉问题7个。积极开展“上门搞服务”“送法进企业”行动,深入企业宣讲相关法律知识8次。向辖区企业印发《企业法治营商风险提示手册》300余册,降低企业家经营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