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市域治理走深走实,真正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将纠纷解决在源头。巴音陶亥镇人民法庭在探索源头化解矛盾纠纷新路径上,成功打造了 “巴镇模式” 的新样板。
因地制宜,搭建源头治理框架。巴音陶亥镇人民法庭是乌海市最为偏远、辖区面积最大的农区法庭。交通不便利、村民法律意识薄弱问题比较突出,为了“让群众只跑一次”,2019年,海南区法院将巴音陶亥镇人民法庭打造成“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同时针对农区涉土地、宅基地流转遗留问题多的特点,巴音陶亥镇人民法庭积极、主动对接镇“老书记”工作室、司法所、派出所等相关部门,积极参与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推动“府院”联动的常态化运行。
多方联动,探索巴镇特有模式。依托矛盾纠纷苗头发现、源头化解的工作机制,联动巴音陶亥镇党委、政府、派出所、司法所等部门,进行端口前移,提前介入矛盾纠纷,建立“诉源+诉前+诉讼”解纷“巴镇模式” 。
2021年5月,渡口村多名村民起诉某农牧业公司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该公司共与100余户村民签订《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后,因公司经营不善,导致近千亩土地5年的承包费迟迟没有给付。面对村民的切身利益,法庭积极利用人民法院调解平台进行线上调解,联合镇政府、司法所联合入村办公,通过采用“人民调解+司法确认”的方式化解矛盾,79户涉案村民的权益得到维护。
一站解纷,成效凸显。从2021年1月1日至今,巴音陶亥镇人民法庭共受理案件177件,结案165件,其中,通过多元解纷机制调撤案件124件。有效助力基层综合治理及乡村振兴有序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