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内蒙古高院、呼和浩特市中院联合开展防范养老诈骗普法宣传活动。干警们走进社区、走上街头,与老年群众面对面开展普法宣讲,在老年群众的心头筑起司法”防护网“。
法院干警们首先来到了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水东路社区。听说有防范养老诈骗的讲座,社区活动室很快坐满了闻讯而来的老年居民们。
来自内蒙古高院干警们精心准备了多个典型案例。通过那些发生在老百姓身边实鲜活的事例,深入浅出地为老年群众们揭示了犯罪分子甜蜜谎言掩盖下的非法敛财目的,讲述了日常生活中各类常见的诈骗类型、常用手段,尤其针对时下老人最关心、最易“中招”的通过高额利息、终身养老、保健神药等情况,告知大家千万不要轻信陌生人的来电或来访,一旦遭遇可疑诈骗信息,应及时向子女反映或立即向派出所报警,切忌透露个人信息、银行账号、验证码等。
现场气氛十分热烈,老年群众们也纷纷表示自己今天受益匪浅。社区居民王大爷表示:“法院的工作人员能来到我们社区,面对面给我们讲法律,给我们做提醒,这是一件好事!希望以后这种活动能多举办,多给我们老年人普普法。”
下午4时,干警们依依不舍地与社区居民告别后,又来到了广场开展普法活动。
此时,广场上已是人来人往。来自两级法院的十余名法官干警通过发放防诈宣传资料、面对面讲解等方式,向广大群众宣传养老防诈知识,提醒大家警惕“养老陷阱”。针对老年群众们提出的各种疑问,干警们耐心答疑释惑。“听了法官给我普法,我就知道那些电话都是假的,手机上的那些东西不能随便下载,真是谢谢法官了!”听完法官的讲解后,围观群众不断点头称赞。
此次活动,共有30余名老年群众旁听了讲座,法官干警们发放普法资料近300余份,解答群众咨询近20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