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出法庭是人民法院的最基层“细胞”,担负司法服务人民群众最后一公里的责任,为助力社会治理、乡村振兴,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法院蒙西法庭主动融入乡村振兴大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多措并举,为乡村振兴提供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云上法庭”
营商快车再加速
“这个案件能这么快解决,真的很感谢法官,考虑到我们人不在当地,就让我们通过网上开庭,帮我们节省了时间和路费,法官真的是真心实意的在为我们办实事啊。”王某表示。
原告王某系湖北省嘉鱼县人,2019年,到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某餐厅当厨师,由于生意不佳,于数月后关门,并注销了工商登记。由于该餐厅拖欠王某三个月的工资未付,王某向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劳动仲裁委员会提交仲裁申请,要求餐厅支付工资。因该餐厅已办理注销登记,东胜区劳动仲裁委员会未予受理,无奈之下,原告将该餐厅诉至鄂托克旗法院。法院干警在向原告送达传票及相关诉讼材料时,王某表示,其有位证人需要出庭作证,但是证人现在湖北省务工,开庭时不能到达庭审现场。办案人员了解情况后告知王某,其本人与证人均可以通过远程视频方式参加庭审。案件开庭后,证人吕某通过手机微信里的“出庭”小程序参加了庭审,完成了出庭作证。
对人民群众和市场主体来说,时间就是金钱,鄂托克旗法院通过充分运用“互联网+”思维,将云上立案、线上交费、电子送达、网上开庭等诉讼服务整合成一网通办模式,以优质便利的诉讼服务,受到市场主体的一致好评。
“直通基层”
织密基层治理网
“都坐下,都坐下,心平气和地说说,今天你们是为了处理事情而来的,不是来吵架的,有什么问题都可以当面讲清楚。镇领导、村干部、法院、派出所都在这,还有什么疙瘩不能解开的。”面对着情绪激动地双方当事人,法院干警耐心的平复着双方的情绪。蒙西法庭网格法官深入网格,与政府、司法所、派出所、村委会相关工作人员对碱柜村一起土地承包合同引发的群体性纠纷进行调处。
据村民代表反映,大家在黄河滩涂地的承包费上存在争议。村民们认为,过去土地承包的价格较低,要求提前解除承包合同,故对他人尚在承包期的土地单方面进行强制收回。承包方认为,签订了合同就得严格按照合同履行,村民不让种地,属于无理取闹,并且报了警。此前双方经过镇政府几次调解,都无法对该纠纷如何处理形成统一意见,矛盾愈演愈烈,双方剑拔弩张。
在了解详细案情后,法院干警开始现场释法。“合同既然签订了就得严格按照合同履行,至于合同履行过程中是否对方违约在先,单方面是否可以解除合同,都应该由法院来裁决,不能用围堵、干扰他人正常营业的方式来解除合同”。通过近一个小时的讲解、调解,最终,双方决定通过诉讼方式解决问题。
蒙西镇地处鄂尔多斯西部,辖区沿黄河分布,辖10个嘎查、村、社区,蒙西法庭结合辖区实际,以镇党委为主导,依托1个人民调解室、1个法官工作站,11个法官工作室构建了贴近基层的人民调解网,通过发挥当地资源,将纠纷矛盾化解在农村牧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