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动态
【弘扬蒙古马精神 】青春在奉献中闪光—记察右后旗人民法院执行局副局长郝云龙
  发布时间:2022-10-20 09:49:34 打印 字号: | |

      走路掷地有声,说话铿锵有力,向来精神抖擞、挺拔威严,他就是察右后旗人民法院执行局副局长郝云龙同志。80末的他已然在法院奉献了13个春秋,30出头鬓角已渐露白发。凭着一腔对工作的执着挚爱和忠于法律的信念,作为基层的法律人十年如一日默默奋斗在工作第一线,在平凡的岗位上取得了骄傲的成绩,多次被本院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及先进个人。

      2009年,懵懂小伙进入法院工作,面对要求精准专业素养的职业以及复杂的案情和法律关系,涉世不深且跨专业的他感到无形的压力扑面而来,他深深意识到,没有对口专业知识只能徘徊在专业团队之外。历任书记员、办公室文员、纪检员、执行员、执行局副局长,从立案庭、办公室、刑庭、执行局,他走遍了法院大部分岗位,每一次工作变动对于他都是考验,功夫不负有心人,事实证明他是经得起考验的。期间他一遍遍通读相关法条,认真学习,取得了法学专科学历。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2021年担任执行局副局长一职,对于他来说是一个职业生涯的肯定也是另一种责任担当的开始,执行工作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这一公里很短、这一公里也很长,他面对每一起执行案件的最后一公里,走的都是那么认真、那么笃定,他经手办理的案件实现了零上访、零上告,社会的反响是最好的功勋章。他把理论知识与执行实践相结合,举重若轻,切实解决执行难题,最大程度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业余时间,他也是不间断地去调研执行工作的实际症结,实务中将系统尚未开发解决的问题,自己利用相关软件记录重要节点,真正做到了执行不漏点、预警在心中。

      工作中他对自己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四勤”法谨记在心,眼勤、口勤、手勤、腿勤。眼勤的他,通过察言观色,研究当事人的心理变化,辨明真伪,找准切入点,恰到好处的找准双方的利益平衡点,促使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意向。

      平时他仔细留意被执行人的行踪、住所,做到个个案件心中有数,当事人的动向都逃不过他的法眼。口勤的他,面对一波又一波不同的当事人,将熟烂于心的法律规定一遍遍的化为朴实大白话向当事人进行有效解读,案件进入执行阶段,往往矛盾大且易激化,他就引导当事人克服侥幸心理,化矛盾于谈笑间,最大程度做到申请人和被执行人双方都满意;手勤,就是勤于记录,反映案情的各个节点都记录在卷,系统里没有设计到的节点,他钻研其他软件工具,进行弥补,使工作更能得心应手;腿勤,就是走出去、深入田间地头、大街小巷,有的地方不止是去了一遍、甚至是十遍,执行案件不是坐在办公室里就能完成的,很多当事人白天找不到,就得利用早晚、周末等休息时间实地围堵。经常清晨人们还在梦乡,他就已经出发在路上,经常晚上同龄人已开启夜生活模式,他却奔波到深夜…

                                                                                                     春华秋实
       悄然入冬,已然多事。今年夏天,郝云龙同志的父亲又一次脑梗复发、病情来的突然凶险,父亲住院,工作又不能耽误,他白天全身心的投入工作,晚上下班急赴五十公里外的医院照顾父亲,早晨上班的他双眼通常都是布满了鲜红的血丝。

      父亲还未痊愈,妻子临产在即,记得那日连夜要围堵被执行人,匆匆将第二天就要入院生产的妻子放在路边,由于时间关系无法将怀孕的妻子送往驻地,拿行李的那一刻,我们看到铮铮男儿的背影是愧疚的中坚定,华灯初放、眼角的泪光比星光更加耀眼,此刻妻子的短信滴滴而来,一句:“你放心,自己能够照顾好自己,你安心工作,晚上出去执行的时候注意安全”让他安心踏实、心无旁骛地投入到执行工作中。发文时女儿出生已有六个月,但他却只见过几面,面对工作和家庭,郝云龙选择了工作,遗憾留给了自己,留给了家庭…

       天平在肩,责任如山。作为基层人民法院一名普通而平凡的执行干警,郝云龙凭着对执行事业的忠诚热爱,用自己的执着,默默地奉献自己的力量,以实际行动诠释了蒙古马精神的内涵。

 

 
来源: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赵娟
  • 联系我们: 立案电话:0471-6986013/6986014 投诉举报:0471-6986616 / 6986642 地址: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南二环3号 邮编:010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