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执行日志”特别栏目
目光聚焦呼和浩特市中院
和呼伦贝尔市法院
一起来看看他们在
抗击疫情期间
发生了哪些执行故事吧
呼和浩特市中院
执行指挥中心妥善办理续行冻结保全案件
面对当前呼和浩特市严峻复杂的新冠肺炎疫情形势,呼和浩特市中院坚持疫情防控和执行工作两手抓,落实防疫措施,切实以人民群众的急切需求为出发点,努力做到线上工作不停、关键环节不停、紧急事项不停,排除万难、快速执行,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合法诉求。
为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对执行工作的影响,执行指挥中心紧急与银行沟通协调,最终确定了“文书电子送达+视频核验身份进行财产保全”的工作方案,在严格遵守疫情防控各项规定的前提下,执行干警与银行业务人员线上联系,银行工作人员通过视频录像的方式完成对工作人员进行身份核验、核实裁定书主要内容等工作后,成功对账户4000余万元存款进行续行冻结,最大限度地保障了申请人的合法利益,也得到申请人和协助单位的认可与好评。
据呼和浩特市中院执行局相关负责同志介绍:“本轮疫情发生以来,执行指挥中心充分发挥应急管理和协调调度功能,始终保持常态化平台值守,切实发挥了执行指挥中心的枢纽作用,为疫情期间全市法院执行工作正常运行提供有力保障。”在谈到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法院的执行工作时,执行局局长吴铁刚明确表示:“下一步,执行局将对所有执行案件进行分类,针对案件不同情况制定相应的执行方案,确保执行工作‘在轨运行’,真正做到抗疫执行‘两手抓’‘两不误’。”
呼伦贝尔市法院
特殊时期,暖心执行解民忧
为深入推进弘扬“蒙古马精神”大实践活动,维护司法权威和法治尊严,依法保障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2022年9月,呼伦贝尔市两级法院启动“草原利剑 百日攻坚”集中执行行动。行动期间呼伦贝尔地区突发疫情,相关地区相继实施静默管理,法院通过线上执行、网络查控、远程调解等多种方式推动执行攻坚行动取得新的进展。
在静默管理阶段,呼伦贝尔市中院积极转变工作思维、调整工作重心,利用信息化手段,扎实做好网络司法拍卖工作,公开、高效处置查封扣押的财物,推动相关案件快速执结。10月7日至13日,共33件物品通过淘宝、京东等网络司法拍卖平台开拍,成交29件,成交率87.88%,成交金额134.28万元,竞价次数最高的物品20人参与报名,共出价240余次,公众参与度、成交率双提升,充分实现执行财产中所蕴含的金钱价值,有力保障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鄂温克族自治旗法院执行某银行与达某、斯某、高某借款合同纠纷一案中,经网络查控未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供执行的财产。突发疫情,承办法官接到防控任务,需要深入社区进行信息录入、巡楼排查等工作,为不中断案件进展,承办法官利用休息时间,与被执行人进行电话约谈,被执行人称其有工资收入,经双方当事人协商,自愿达成了执行和解协议,约定扣留提取被执行人工资收入偿还欠款,案件圆满执结。
鄂伦春自治旗法院与执行联动部门沟通协调,接入了不动产信息查询系统。开通该系统后,执行干警经审批,可以线上查询被执行人房屋的地址、面积、抵押及查封措施等各项不动产情况,整个过程仅需几分钟,有效节约了司法资源,降低疫情对执行工作的影响,有效促进了执行工作的流程化、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