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源治理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实践,是推动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的关键举措。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人民法院始终坚持将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通过“加减乘除”四步,跑出了诉源治理“加速度”。
打造调解队伍“加”保障
鄂托克旗法院棋盘井法庭网格法官联合镇政府书记及派出所民警为公其日嘎牧民老人成功调解一起草牧场相邻权纠纷。经了解,该牧民草场有一条路一直为邻居开放,但因邻居夫妇经常不关闭草场的栅栏,导致大爷家一直丢羊,苦于没有证据一直无可奈何。双方多次沟通无效后,大爷将路用栅栏封死。为解决双方矛盾,法官和镇政府工作人员通过与附近一家牧民协商沟通,让出一条小路以后大家各走各的路,最终矛盾得以圆满化解。
通过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网格法官主动深入嘎查、企业化解矛盾,构建起法庭、司法所、派出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将矛盾纠纷引入非诉解决“快车道”。
健全制度机制“减”繁琐
通过采用要素式审判,承办法官从开庭到宣判仅用20分钟,就快速成功审理了一起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极大地节约了诉讼成本和时间。
通过完善制度机制,深化速裁快审,抓取案件事实要素,快速审理八大类案件,扩大案件适用范围,不断提高审判效率,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高效、优质、便捷的司法服务,助力“速裁快审”快车再提速。
汇聚多方合力“乘”效果
一起金融纠纷案件的被诉6被告因疫情原因均不能到庭参加调解,法官引导其通过微信小程序“多元调解”平台进行线上视频调解,最终双方达成协议,线上签字后当即出具了调解书,并以短信方式电子送达了调解书。
鄂托克旗人民法院着力开展线上调解、类案调解,串案调解,展现基层法庭社会功能,发挥网格与基层群众联系紧密、熟悉社情民意的优势和综合治理网格联动效能,建立“网格+协助送达”“网格+协助执行”机制,力促“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嘎查村、难事不出区镇”,推动矛盾纠纷多元高效化解。
“对症下药”宣传“除”根源
“法院的干警讲的真好,把我们老百姓平时能用到的法律知识都告诉我们了。”每次棋盘井法庭干警到梦翔社区开展“法官进网格”的普法宣传活动后,都会受到社区居民们这样的连连称赞。
奉法者强则国强。鄂托克旗人民法院把普法工作融入司法审判活动全过程,法官和书记员定期到包联社区,根据人民群众的需求进行《民法典》、反电信网络诈骗、防范养老诈骗、物业、金融等法律知识的宣传普及,弘扬法治精神,努力形成全民学法守法用法、各方依法办事的良好风尚,从源头上化解矛盾,预防纠纷。
司法为民守初心,一枝一叶总关情。鄂托克旗人民法院将继续坚持“群众事无小事”的为民服务原则,从细节为群众服务,从小事为群众着想,用好“加减乘除”,确保诉源治理各项工作落地、落细、落实,着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