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报道
【聚焦二十大】踔厉奋发谱新篇——翁旗法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大家谈(二)
  发布时间:2022-11-02 17:35:35 打印 字号: | |

连日来,翁旗法院组织干警通过集中学习、个人自学、交流研讨等多种形式,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教育引导全院干警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汲取奋进力量,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以奋发昂扬的精神状态、一往无前的冲锋姿态、干则必成的决心气魄,奋力谱写新时代人民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那日苏

翁牛特旗人民法院党组成员

副院长

党的二十大报告总结了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主题鲜明,凝聚党心民意,令人鼓舞,催人奋进。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强调,必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我对过去十年中国法治建设取得的卓越成就,深有感触。司法体制改革、诉源治理工作、智慧法院建设、民法典的颁布……每一项成绩都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显著优势。作为政法战线的一名党员,我深感使命光荣,重任在肩,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牢牢坚持党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始终坚持司法为民初心,坚定不移做“两个确立”忠诚拥护者、“两个维护”示范引领者,忠实履行职责使命,手持天平,坚守正义,实干笃行,不负使命,通过办好每一起案件,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在真抓实干中将党的二十大精神不折不扣落实到位。

作为基层法院的领导干部,我将充分发挥带头表率作用,加强队伍建设,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坚强的法治保障,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作为一名工作在审判一线的法官,我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始终坚持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牢固树立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的理念,认真办理好每一个案件,努力让每一个案件都成为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引导人民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生动实践,为推动审判工作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贾培军

翁牛特旗人民法院党组成员

纪检组长

党的二十大报告,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这就要求我们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因此,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深化工作,坚持“严”的主基调,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一要进一步加强政治建设。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要位置,坚持党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把政治建设作为党的根本性建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二要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要坚持作风建设的常态化和长效化,要紧盯“四风”问题,重点查处“冷硬横推”“吃拿卡要”“庸懒散松”等不良司法作风,督促全体干警严格遵守各类规章制度,严格约束自身行为。

三要进一步加强反腐败斗争。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惩治司法腐败的重大意义,保持政治定力,勇于面对自身存在的腐败问题,坚持以零容忍的态度惩治司法腐败,着力锻造一支忠诚、可靠、清正廉洁的法院队伍。

刘显军

翁牛特旗人民法院党组成员

审委会专委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所作的报告高屋建瓴、立意深远、振奋人心。作为一名党员,在认真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报告后,我对我们国家取得的成就感到骄傲和自豪,更加坚定了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

作为一名老法官,更应时刻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坚持加大审判执行力度,做到快立快审快结,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切实维护法律尊严。

要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的重大意义,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司法实践中,要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法治思想,切实把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作为民商事审判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全方位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要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的精髓要义,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党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始终把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特别是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放在第一位,全力确保社会大局持续稳定。

要深刻领悟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蕴含的浓厚为民情怀,持续加强民生司法保障,有效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坚持程序与实体并重,用法治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积极行动,以案释法,发挥案件对社会风气的正向引导作用,适应新时代工作要求,努力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国家法治进步的力量。

 
来源:翁牛特旗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赵娟
  • 联系我们: 立案电话:0471-6986013/6986014 投诉举报:0471-6986616 / 6986642 地址: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南二环3号 邮编:010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