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新一轮新冠肺炎疫情在呼和浩特、包头等地爆发,这给法院的线下送达工作带来诸多不便。如包头铁路运输法院近日审理的一起执行案件,因被执行人为呼和浩特市某物流有限公司,两市之间受疫情影响,无法进行线下送达。
为使送达工作保持顺畅,且具有极高的司法效力,包头铁路运输法院决定大力推行互联网送达新模式,在积极应用电子送达平台的基础上,运用区块链技术,将电子送达签收信息等送达司法数据,上链存储与应用。工作人员仅需通过“人民法院送达平台”点击操作《送达地址确认书》《报告财产令》《限制消费令》《廉政监督卡》《执行通知书》等法律文书,分分钟就可以将相关内容送达到被执行人手中,工作人员再通过法院“司法链数据核验”平台,将电子送达成功的数据上链核验,电子送达的效力也得到了有效保障。有效保护了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也更好的服务人民群众社会生活。
11月以来,该院电子送达使用率在案件送达方式中占比100%,将电子送达司法数据上链100%。进一步提升法院司法公信力,为群众建立司法信赖和诉讼预期提供技术保障。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看似神秘的操作是如何完成的吧,鹿小法来为您解开这个谜团。
网站访问
在浏览器中输入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链平台网址:https://sfl.court.gov.cn/,打开网站首页。
数据核验
点击首页“司法链数据核验”—“开始核验”;
选择核验场景“电子送达文书核验”,点击“下一步”;
选择核验场景
核验后可查看核验结果。
数据比对结果一致,电子送达文件已在司法区块链存证。电子送达文件完整性校验通过,数据未被篡改。
核验失败
该电子送达文书尚未在司法区块链存证,或与链上存证数据不一致,无法通过核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