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市青山区法院有这样一个团队,他们的身影穿梭在执行局的办公室与接待室中,他们的脚步行走在各家协助执行单位之间。他们的工作落实在接待当事人、查询财产、外出扣划、发放案款等琐碎事务中。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团结一致是大家对这个团队的第一印象,也正是这样的团队精神,实现了成员之间优势互补、事半功倍的效果,打造了前后衔接顺畅、工作运转高效的执行流水线。
执行工作是实现司法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今年以来,青山法院充分发挥信息化和集约化优势,建立分段式、集约化、专业化的新型办案模式,坚持繁简分流、快慢分道原则,实现简案快执、繁案精执。“快执团队”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团队主要负责对于部分查询到有财产可冻结案件,采取线上线下并行推进,即线上快速进行查冻扣,线下通过约谈、电话、微信等多种方式释法明理,督促当事人积极主动履行义务。
快执团队共有8名干警,其中包含1名员额法官,1名法官助理及6名书记员。自今年年初成立以来,快执团队没有辜负“快、准、稳”的目标,截至目前,团队共办理执行案件1520件,结案1431件,结案率94.14%,结案平均用时58.67天,其中30%案件在一个月内结案。
案件一
在某物业服务合同纠纷一案中,案件立案后执行指挥中心对被执行人张某采取网络查控措施,对张某的银行账户及财付通等账户采取了线上冻结措施。案件分到快执团队后,执行法官向张某详细告知了强制执行采取的各项惩戒措施和逃避执行面临的严重后果,敦促其主动履行义务。在法官的努力下,被执行人主动履行了判决书载明的义务,将执行款项全部支付给申请人,从立案至结案仅用时10天。
案件二
申请人中某公司要求被执行人向其返还保证金、利息及案件受理费共计256万元。受理该案件后,执行指挥中心立即对被执行人某银行采取网络查控措施,并冻结其名下银行账户金额256万元。案件分到快执团队后,快执团队承办人阅卷后发现被执行人系上市公司,强制扣划可能会影响其公司各项工作,秉持善意文明执行理念,并未直接扣划银行资金,而是积极约谈双方当事人,释明强制执行的利害关系,督促其主动履行相关义务。在经过法官的释法明理及耐心调解后,申请人同意放弃部分利息后双方达成和解协议。且达成和解协议后,被执行人均按照和解协议约定履行完毕相关义务,案件就此执行完毕。这起涉及上市公司标的200万余元的案件从立案到结案仅用时3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