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刚过,双十二又来了,
盯上你钱包的也不只有商家,
还有“与时俱进”翻新花样的诈骗分子,
每年“双十二”也是网购诈骗的高发期,
在你准备疯狂“剁手”的同时一定要擦亮眼睛小心骗子们布下的“陷阱”
小编特意准备了一份防诈骗指南
还不快来瞧一瞧!
虚假红包诈骗
“双十二”期间,各大电商平台都会以派发红包的形式为促销活动预热。于是有诈骗分子借机在朋友圈、聊天群等社交平台,派发虚假的“双十二”红包,诱骗消费者点击,以此套取银行账号等个人信息。
红包领取链接一定要谨慎点开,尤其是当页面跳转,甚至需要个人信息的,应立即关闭。如不慎点开,要尽快修改银行卡、支付宝等重要账户的支付密码。
购物退款诈骗
下单后,要警惕诈骗分子冒充商家、物流客服诈骗。根据以往案例,诈骗分子会通过不法途径获取消费者的订单信息,之后再冒充商家或者快递公司,谎称消费者购买的物品出现了质量问题,或物品损坏、丢失,主动要求给予多倍赔偿。
谨慎对待自称商家、物流客服的电话或短信,不要泄露银行卡账户密码、动态验证码等信息。任何售后退款,一定要通过官方平台操作。接到难辨真假的电话、短信时,可在官方渠道查找官方联系方式回电验证。
刷单返利诈骗
趁着“双十二”,一些诈骗分子会冒充商家、以提高店铺销量、信誉度、好评为由,通过虚假购物不发货的方式,雇人兼职刷单、刷信誉。为了让消费者“入坑”,诈骗分子一开始会在一些小额商品上如约退款,并支付高额的返利。但随着刷单金额越来越大,消费者会发现,投进去的钱再也拿不回来了。
网络刷单本身就是违法行为,不要轻信网络上“高佣金”、“先垫付”等兼职刷单信息,不要被高额的报酬迷惑,更不能抱侥幸心理相信诈骗分子的退款承诺,以免遭遇连环骗局。
购物后意外发现商家在双十二期间显示打折销售的商品,实则价格比原价还要高,该如何维权?
商家虚构原价、悄悄提价的行为涉嫌价格欺诈,卖家构成欺诈的,买家可以要求“退一赔三”。可以向该商家所在的电商平台进行投诉,或拨打“12358”价格举报热线、“12315”消费者维权热线进行反映举报。如果已经购买了类似商品,消费者可以通过仲裁、诉讼等方式进行维权。
法条速递:《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十四条规定,经营者不得有下列不正当价格行为:
(一)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损害其他经营者或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二)在依法降价处理鲜活商品、季节性商品、积压商品等商品外,为了排挤竞争对手或者独占市场,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倾销,扰乱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损害国家利益或者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三)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哄抬价格,推动商品价格过高上涨的;
(四)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
(五)提供相同商品或者服务,对具有同等交易条件的其他经营者实行价格歧视;
(六)采取抬高等级或者压低等级等手段收购、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变相提高或者压低价格;
(七)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牟取暴利;
(八)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不正当价格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第一款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双十二除了买买买,
尽量避免网购纠纷,
给自己添堵。
这里有五大“经验法宝”
请大家一定要牢记~~~
1.网络购物时,应及时固定相关证据,比如可截屏、录屏保留商家的承诺,包括商品质量、商品价格折扣等。
2.下单前仔细阅读商品详情页面,对不明确的地方进一步向客服询问,下单后保留好支付凭证。
3.收到商品后及时查验商品,贵重物品最好在快递员见证下当面拆封查验,拆封过程可以视频的方式保留。
4.发现商品有质量等问题,及时与商家进行协商,并申请平台介入处理。
5.与商家或电商平台未协商一致的,根据消费者自身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法律法规,向市场监管行政部门进行投诉举报,必要时到法院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