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执行动态
【聚焦执行】腾房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3-03-17 16:56:17 打印 字号: | |

2023年3月14日,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法院妥善完成一起强制腾退房屋执行案件,并全程网络直播公开执行过程,接受人民群众监督,真正将人民法院生效判决变成真金白银。

基本案情

李某和赵某原本是同事关系,2018年以前,李某从赵某处陆续借款63万元,双方约定了利息,并出具借条。但在赵某要求李某归还欠款时李某却百般推脱,无奈之下,赵某将李某起诉至法院。后经新城区法院主持,双方达成调解协议。但被告李某却不按照生效的法律文书履行给付义务,赵某遂申请强制执行,并对其名下的位于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某小区房屋进行财产保全。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新城区法院依法查封了被执行人李某该处房屋,并依法进行评估。但腾房时受到来自被执行人家属的较大阻力,从而未能腾退成功,随后案件终结本次执行程序。

案件恢复执行

2021年7月27日,依据申请人赵某申请,新城区法院对该案恢复执行,再次对该房屋进行了评估,并向被执行人李某及其妻子刘某送达拍卖裁定书及拍卖通知书并要求被执行人腾房。见房屋即将被强制腾退,被执行人便向法院出具了2份保证书,保证在房屋成交之日向法院交付腾空的房屋。该房屋经过一拍流拍、二拍流拍,最终申请人赵某申请以物抵债接收该房屋。2022年6月,被执行人李某给执行法官打来电话,称其孩子正要参加高考考试,希望能以孩子为重,可以暂缓执行,高考结束后肯定主动去法院履行还款义务。经执行法官核实,被执行人刘某所述是实情。因此,执行法官便将李某的实际情况告诉申请人,希望能体谅李某为人父母的用心,暂缓履行义务。申请人对执行法官善意温情执行表示理解,“我孩子也曾经参加过高考,我能理解他为人父母的用心,我同意暂缓执行。”。

第二次腾房

2023年2月15日,新城区法院准备对该房屋进行依法强制腾退,据周边邻居反映被执行人家中有人,且执行干警听到房间里有隐隐约约的说话声和脚步声,可是任凭怎么敲门呼喊,被执行人就是不吭声也不开门。正当开锁师傅准备强制开锁时,被执行人立即将房门反锁,并在屋内大喊大叫,阻挠开锁,声称只要开了锁就带着孩子跳楼。

法官隔着门对其耐心地释法明理,僵持了近两小时,考虑到被执行人情绪较为激动,且家中有尚未成年的孩子,经现场请示后,为保护未成年人利益,体现文明执法,新城区法院决定对被执行人暂缓执行,并要求其尽快主动前往法院协商案件。

第三次腾房

截至2023年3月14日,被执行人依旧未出现,新城区法院再次准备对该房屋进行腾退工作,并且针对此次腾房行动制定了严谨的执行方案及处理突发状况的预案,确保整个执行过程安全有序,并邀请了内蒙古电视台记者进行现场监督,参与行动的干警携执法记录仪等设备进行全程录音、录像,公证处对本次执行活动进行全程公证。

在执行现场,执行干警几次敲门没有回应后,便由开锁公司人员强制开启门锁。执行过程中,司法警察首先对房屋周边及室内进行了安全性检查,并为此次腾房行动提供警务保障,随后公证处工作人员屋内所有物品现场清点并逐一贴上封签、登记造册,并用执法记录仪对执行过程进行全程录音录像,搬运工人协助搬迁。

下午18时,被执行人妻子刘某回到家中,坐地哭闹喊叫着称:“钱是我丈夫欠的,可以宽限几天吗?我明天就搬走……”且坚决不同意腾房,阻碍执行工作,见此情景,执行干警和法警迅速将其控制,并耐心对刘某释法明理,向其告知,如果再阻碍执行,轻则罚款、拘留,重则构成拒执罪,切莫因小失大。最终,刘某写下保证书,表示不再阻碍执行工作。

经过近9小时繁琐细致的清点、搬迁工作,依法有序完成了预定腾退任务。下一步,将出具执行裁定书,把房屋交付申请人。

 
责任编辑:任健
  • 联系我们: 立案电话:0471-6986013/6986014 投诉举报:0471-6986616 / 6986642 地址: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南二环3号 邮编:010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