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工作,以人为本,需要“重拳铁腕”,也需要有善意关怀。近日,巴林右旗人民法院组织执行干警,在人大代表及公证员的共同见证下,对一涉案房屋进行腾空起到了很好的震慑作用,执行过程中刚柔并济,注重力度与温度的结合,既保障了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也让被执行人感受到了司法的温度,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公平正义。
案情回顾
王某与周某、杜某民间借贷纠纷案,2015年,经法院调解8月前周某、杜某共同偿还王某本金17万及利息。9月,依王某申请巴林右旗人民法院立案执行,首次执行过程中,经查未发现有可供执行财产无奈终结本次执行。2021年8月因发现被执行人周某名下有房产,巴林右旗人民法院立即恢复执行,并依法查封该房产并进行评估拍卖,最终申请执行人与被执行人达成和解同意以物抵债。2023年4月,因被执行人周某一直未按和解协议腾出房屋,申请执行人王某申请恢复执行,要求依法腾退涉案房屋,本院依法恢复执行,执行法官多次联系周某协商解决此事未果,后依法张贴强制迁出房屋公告,公告到期后其仍拒不配合,巴林右旗人民法院决定依法对涉案房屋进行强制腾房,并邀请旗公安局干警、旗医院医护人员到场进行相关协助工作。
执行现场
5月26日8时30分,在人大代表及公证员的共同见证下,执行干警依法强制开锁并按照预案开展物品清理、打包等工作,并一一作好登记,有序装车,全程录音录像。9点周某年近七十母亲来到执行现场,情绪异常激动,声称该房屋是其出资购买并居住的,并表示现在年老就算是死也要死到该房屋。执行干警见老太太身体颤抖,急忙找了一把椅子让其坐下,并俯下身子对其进行劝说。经过执行干警不断安抚,周某母亲渐渐平复了激动的心情,希望和王某再协商下。
随后周某母亲在执行干警的搀扶下带到巴林右旗人民法院协商解决此事,在整个调解过程中,执行法官严格把控执行力度和尺度,刚柔并济,耐心劝导,同时联系周某的父亲及其他家属,向其详细解释该案情况并希望其能换位思考。最终双方当事人解开心结,王某同意周某的父亲以17万元购买涉案房屋,其他费用王某自愿放弃。周某父亲在其家人帮助下筹集17万元当场交付王某,至此案件顺利执结,申请人如愿收回案款,年近花甲一对老人免受搬家之苦。
下一步,巴林右旗人民法院将进一步强化善意文明执行理念,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不断加大执行力度,多措并举促进公平正义在“最后一公里”提档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