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坐堂问案”到“地头开庭”、从“治已病”向“治未病”……近年来,正镶白旗人民法院通过“走出去”方式常态化开展巡回审判工作,积极将司法服务延伸到草原深处,把案件庭审现场“搬”到群众身边,以“最接地气”的方式,让人民群众对法律有真切的感受,从而打通司法为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位于乌兰察布苏木的董某与邻居道某、张某兄弟二人因草场承包经营权产生两起矛盾纠纷。因双方当事人情绪激动互不相让,协商未果遂诉至正镶白旗人民法院。
案件受理后,立案庭庭长朝鲁孟以巡回审判的方式来到了争议地现场进行调解。在对争议草场现场勘验后,朝鲁孟法官认真听取了双方当事人的陈述和意见,并围绕案件核心,找准问题症结,耐心向当事人说法明理。为妥善解决矛盾,随后分别在巡回法庭车里、乌兰察布苏木巡回审判点,朝鲁孟法官对两起案件进行详细分析,对双方后续所面临的法律风险进行了充分的释明,力争达到案结事了人和。
“和以往相比,最大的变化就是法官越来越多地到田间地头去,来到我们身边,能耐心倾听我们的诉求。”8月11日,当事人道某某感慨地说道。
“以这样的形式调解,开门见山,直接、高效,而且方便了老百姓……”乌兰察布苏木司法所杨所长向朝鲁孟法官竖起了大拇指。
巡回法庭不仅能方便当事人参加诉讼,有利于法官查明案件事实,实现快速高效审结案件,同时还能起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普法效果。据统计,2021年以来,朝鲁孟法官采用巡回审判方式共受理承揽合同纠纷、草场承包经营权纠纷、民间借贷纠纷、买卖合同纠纷案件30余件。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他们用初心践行使命,用情怀温暖人心,用法律守护一方,用心坚守在与群众联系的最前沿——这就是正镶白旗人民法院坚持开展巡回审判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