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交纳诉讼费,还能得到有强制效力的法律文书,保护了我的权益。短短十几天,解决了我的大问题!”
2021年3月董某向乌海市某商贸公司订购一套厨房设备,当日付定金19000元,双方签订《商品订货单》。2022年9月因合同无法履行,董某与该公司协商退还定金,该公司答应于2023年3月15日前全部返还,期间该商贸公司退还董某10000元,剩余9000元经董某催要未予返还,董某诉至海勃湾区人民法院。
2023年8月,该案经海勃湾区民商事纠纷调解中心调解员调解,商贸公司同意分期返还董某定金共计9000元,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并一致申请法院出具司法确认书,确认调解协议有效。从当事人递交材料到收到确认裁定书,耗时不到20天,董某向调解员真诚表达了感谢。
什么是诉前调解?
诉前调解是指在收到当事人起诉状之后、正式立案之前,人民法院综合分析案件具体情况,并征得当事人同意的基础上,将案件委派给相应调解组织或调解员进行调解的一项制度。
那些案件可以诉前调解?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商事案件繁简分流和调解速裁操作规程(试行)》第九条,下列适应调解的纠纷,应当引导当事人委托调解:
(一)家事纠纷;
(二)相邻关系纠纷;
(三)劳动争议纠纷;
(四)交通事故赔偿纠纷;
(五)医疗纠纷;
(六)物业纠纷;
(七)消费者权益纠纷;
(八)小额债务纠纷;
(九)申请撤销劳动争议仲裁裁决纠纷。
其他适宜调解的纠纷,也可以引导当事人委托调解。
调解解决纠纷有什么优势?
程序相对便捷,时限短。诉前调解的程序具有灵活、高效和简易的特点。诉讼程序审限为三到六个月,且要按法律规定进行开庭等诉讼程序,而诉前调解时限一般不超过30天,并且能够随时随地开展。
省时省心又省钱。法院提前介入、进行调解,把矛盾化解,可以减少当事人来回奔波,节约了当事人的时间和成本,同时也免去当事人的诉讼负担。若当事人双方同时到法院来,特邀调解员就可以立即组织调解,立即达成调解协议,立刻解决纠纷;或依托人民法院调解平台的在线调解技术,远程视频调解,让当事人在家就能解决纠纷。其次,当事人无需预交案件受理费,申请司法确认也无需交费。
具有法律约束力。调解协议达成以后,诉前调解程序结束,司法确认文书或调解书具有法律约束力,它不同于人民调解协议的效力,人民调解协议是不能作为执行依据的。一方当事人不履行调解确定的义务,另一方可以依据调解书或调解协议请求法院强制执行,可以充分保障当事人的权益。
海勃湾区民商事纠纷调解中心在立案庭(诉讼服务中心)指导下开展工作。入驻海勃湾法院以来,中心接收海区法院委托调解案件310件,其中调解成功并申请司法确认96件,经调解后当事人申请撤回起诉26件,调撤率39.4%。调解成功案件数量较去年同期增长69%。
伴随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法治观念不断增强。为满足人民群众对多元解分的新需求,海勃湾区法院持续推进诉源治理工作,积极发挥司法职能,创新源头化解矛盾纠纷方法新路径,把调解工作向前推进,不断创造纠纷调解新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