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案件快报
【政协+法院】巧调解 解心结
  发布时间:2023-10-11 14:52:27 打印 字号: | |

7月的一个上午,郭某来到包头市土默特右旗法院寻求帮助,一进门郭某便抑制不住情绪地开始向调解员哭诉要离婚,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郭某家里经济情况并不算好,丈夫贾某也没有勤俭持家的习惯,反而花钱大手大脚,还有吸烟嗜酒的习惯,打工赚的钱大多花在这些方面,很少往家里拿钱补贴家用,郭某因此感到家庭生活压力巨大。

更为让她感到难过的是,丈夫最近在家喝完酒后竟然还会发酒疯,无端对她发脾气。郭某感到很无助,又不好意思和亲戚朋友诉说,故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

在诉调对接中心工作人员的安抚下,郭某逐渐平静下来。原来双方结婚已经二十余年,这次郭某并不是真的想离婚,只是希望以此规劝丈夫。察觉到郭某的心思后,工作人员将该案委派给法院调解员和政协委员调解员进行联合调解。

调解员将郭某及其丈夫贾某一起约至法院,在她们的引导下,郭某将多年来的隐忍、委屈、付出全部倾诉出来,贾某在一旁听着,脸上逐渐挂满了愧疚。

调解员也了解到双方二十多年的夫妻感情尚在,和好才是最好的调解结果。在调解员的主持下,双方打开心结、解释误会,政协委员调解员也对贾某酒后“耍酒疯”的行为进行了严厉批评,贾某低头认错并写下保证书承诺“以后绝不再喝酒,多多顾家”,郭某也原谅了丈夫,夫妻二人最终和解不再离婚。

婚姻家庭纠纷多由琐事日积月累所引起,时间长了夫妻双方就容易造成怨恨、产生分歧。因此在对待家庭矛盾时,一定要加强沟通和理解。

政协委员调解员来自各行各业,不同的经历也让他们在做群众工作时更容易感同身受,温馨质朴的语言也更容易让双方接受,同时与法院调解员默契配合,在调解时积极开展婚姻家庭方面的法律法规宣传,灵活运用保证书等手段促成双方和解,巧妙灵活的调解手法解决家庭矛盾更为有效。

 
责任编辑:任健
  • 联系我们: 立案电话:0471-6986013/6986014 投诉举报:0471-6986616 / 6986642 地址: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南二环3号 邮编:010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