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的草原,秋色斑斓如画。兴安盟科右前旗科尔沁右翼前旗人民法院阿力得尔法庭将巡回审判车开进乌兰毛都草原,成功调解了一起6年前发生的赊欠农资的买卖合同纠纷案件。
基本案情
2017年12月,张某从王某经营的农资商店赊购种子、化肥,价值为25000元,约定一年后给付。但是直到今年,经王某多次催要,张某仍一分未还。无奈之下,王某将张某诉至阿力得尔法庭。
达成和解
考虑事情发生在6年前,而王某直到今年才将张某诉至法庭,说明二人之前的合作关系还不错,还有回旋的余地。于是承办法官决定从张某入手,先找他了解情况。
来到张某的住处,法官心里就猜到了几分。
“您也看到了,我家确实比较困难。当初赊账也是因为拿不出那么多钱,想着来年收成好了就能把钱还上,可谁成想……”张某一边叹气一边说道。
“不管咋说,欠人的钱就得换。有困难不怕,我来就是帮你们解决问题的。”了解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后,考虑到当事人离法庭较远,为了让附近的牧民也能参与旁听,达到调解一案、普法一片的法律效果,法官决定将法庭搬到牧区进行审理。
“虽然你们只是合作关系,但其实你已也为张某考虑了很多,不然不能欠了你6年的钱,今年才来法院立案。”法官耐心跟王某说道,“我跟他聊过了,他没想着欠钱不还。”
“我先跟你道个歉,法官那天都跟我说过了,不管再困难,该担的责任就得担起来。”张某不好意思地跟王某说道。
“哎,这就对了。咱们争取调解成功,也给你们减轻些负担。”在法官的耐心调解下,王某考虑到张某的实际困难,做出了让步,同意张某分两期给付,明年开春全部结清。
“不知道该怎么谢谢您才好,让我们不用跑几十公里去法庭,在家门口就能解决问题。”当事人握着法官的手高兴地说道。
这些年法官没少往我们这儿来。不管是现场调解,还是提供普法宣传、法律咨询,我们都特别愿意旁听,法律知识收获了不少,遇到一些小问题也知道该怎么处理了。”在附近旁听的群众们纷纷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