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时,他是审判台上公正为民的法官;如今,他化身“人民调解员”,活跃在人民法庭诉前调解第一线,用情与法的交融浸润人心。
他一个月之内成功调解了49件民商事纠纷,一批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在家门口得到解决。他就是王永红,退休前曾任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法院三级高级法官。
王永红法官退休后,被聘请为特邀调解员,面向基层法庭所管辖的乌加河、德岭山、石哈河、呼勒斯太等乡镇苏木嘎查村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开展普法宣传,协助处理民事纠纷。
“这个人民调解员真‘抗硬’!德岭山水泉组、红旗村的村民欠下我的工程款这么多年了,没想到在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调解员就都给解决了。”日前,经过王永红的先后6次入户,40起承揽合同纠纷全部调解成功,有24件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并及时给付,有16件在被告方打款后原告撤诉,原告多年的“烦心事”瞬间变成“欢心事”。
案件在先行诉前调解程序中,王永红凭借多年的基层审判工作经验,制定调解方案和计划,经验丰富的他知道,这种案件坐在调解室是办不出来的,联系好双方当事人,急性子的他说走就走,多次入户走访农户,找到矛盾的关键是农户对工程质量有意见,抓住解纷的“牛鼻子”。
王永红从拉家常入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又充分发挥其法律专业优势,用当地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承揽合同的相关法律规定:“工程质量有问题可以协商修复,修复不了可以折价,折完价后欠下的工程款必须给付。”
至此,原本几十起可能进入审理、执行程序的棘手纠纷成功化解在诉前。
“诉前调解好似诊所看病,先望闻问切找准‘症结’,再‘对症下药’,这样很多小矛盾小纠纷就不用打官司了,既减轻了法官的工作,更重要的是方便了老百姓。” 谈起自己的新身份,王永红满满的成就感。
乌加河镇辖区大,人口多,经济往来多,民间借贷、劳务工资、买卖农产品纠纷就多,多年来案件数量一直居高不下。王永红成为特邀调解员以来,在收到当事人递交的诉讼材料后,经研判可以进行调解解决的纠纷,乌加河法庭及时委托王永红参与调解。
“预防在前、调解在早、处理在小”,王永红秉承这个原则,用其几十年的审判经验,用丰富的法律知识,着力推进诉前化解,尽量减轻群众诉累。自从受聘为特邀调解员以来,王永红先后化解了乌加河法庭受理的9起民事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