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执源治理,是从源头上减少人民法院执行案件增量,从源头“切实解决执行难”问题的应有之义。
近日,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法院成立了首个以干警名字命名的工作室——“张浩贤执前调解工作室”。获此荣誉的干警张浩贤在多年办理执行案件过程中,特别注重执行案件的前端调解,真正践行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其本人也因出色的工作,多次被评为赛罕区法院先进个人。
“张浩贤执前调解工作室”的建立,是赛罕区法院以小标的案件摸索执行前调解工作新方法的尝试,通过建立“执行督促+和解”新机制,实现简案快执,实质性化解,打造执行案件多元解纷新模式。
“张浩贤执前调解工作室”强化立案、审判、执行相互衔接,密切关注当事人履行能力和案件即时偿付可能,靶向精准促履行;探索建立执行督促机制,引导当事人填写诚信诉讼承诺,诚信督促促履行;提升保全的成功率及时效性,加大保全力度促履行。
该工作室试运行一个季度以来,通过执行前和解案件近百件,收获了当事人的一致好评。
调解现场一
在一起婚姻家庭纠纷案件中,双方因为生活费纠纷诉至法院。判决生效后,被执行人未能及时给付申请执行人所需的个人生活费,申请执行人到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且情绪相当激动。法院在征得申请执行人同意后进行执前调解,法官耐心讲解及释法,把利弊和被执行人讲清,双方最终握手言和,被执行人两次分期将12万元案款在半月内交与申请执行人,且双方的积怨也渐渐缓解。
调解现场二
在一起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案中,在判决生效后,被执行人未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法定义务,申请执行人来到法院,经询问后申请执行人表示同意进行调解,双方到约定地点,经过法官耐心讲解与交流,最后双方达成一致意见。被执行人分两次将100多万元的人身损害赔偿款在半月内交于申请执行人手中。